查看原文
其他

鲜为人知的华夏绝世天才——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数学语文吧吧主 互联网与产品经理 2022-05-19

在中国的原子能理论研究领域,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从未喝过“洋墨水”,却和邓稼先、程开甲等人一起隐姓埋名三十余年,研发了中国第一颗氢弹。

他被日本同行称为“国产土专家一号”,让美国军界惊呼:“这家伙可抵十个集团军”,也让中国氢弹率先完成了小型化。他淡泊名利,当外界盛赞他是中国“氢弹之父”时,他谦虚地反对。他就是于敏老先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位老先生传奇的一生。

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一户普通的人家,父母亲都是小职员,靠着微薄的收入一家人勉强能过活。在那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侵略者暴行,给他的童年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有一次,于敏差点儿遭到一辆横冲直撞的日本军车碾压。那一刻,只有12岁的于敏惊恐、愤怒,更切身体味到了亡国奴滋味。

从此,于敏更加发奋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像岳飞一样,荡寇平虏,重振山河!

高中时,于敏门门功课第一,使得他在全校很出名,此时有人找上了他,愿意资助他上大学,条件之一就是去北大工学院,为了减轻父母负担,他进入了北大工学院,不过在学习中,他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理论研究,最终转入理学院物理系。

进入北大物理系,由于热爱数学,闲暇时经常去数学系旁听,有一次数学系组织了一场考试,由于试卷极难,数学系的天才们平均分不足20分,最高分不过60分,但就在这时,老师批改出了一张100分的试卷。

一张属于旁听生于敏的试卷。

就这样,于敏的大名传遍了整个北大校园,成了那些天才们眼中真正的天才。

▲于敏(后排左一)在北大理学院荷花池

在北大,于敏如饥似渴地学习!没有路费,寒暑假也从不回家,他跑到景山顶上去,拿着课本、习题乘着风学习。冬天,同学们在宿舍里打牌、聊天,他披件旧大衣在旁边安静地看书。

1949年后,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大理学院院长张宗燧的研究生。

张宗燧是著名物理学家,第一位在剑桥大学开课的中国人,他对学生要求极高,讲课从头到尾用英文,内容更是深奥难懂!

在其他同学望而生畏之时,于敏却专找极难的课题挑战,他超强的记忆力,超群的理解力和领悟力,曾让整个理学院为之惊叹!就连张宗燧先生都无比欣慰地说:“我教学了一辈子从未见过于敏这么好的学生!”

1952年,美国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

当时正值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受到了美国核武器的严重威胁,毛主席下达了紧急指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1951年的一天,在北大当助教不足一年的于敏。被神秘地带入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近代物理研究所。接待于敏的

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彭桓武先生(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核科学事业奠基人)。

当时,这里集中了中国所有核领域的顶尖人才,于敏同邓稼先、黄祖洽、金星南等8人一同分入了原子核理论小组,在研究所短短数年间,于敏不仅掌握了国际核物理的精髓,还写出了多篇重量级论文。

于敏的论文让我国的原子核研究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他与杨立铭教授合著的《原子核理论讲义》是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专家朝永振一郎亲自跑到中国,点名要见于敏这位奇才,当得知于敏竟然没有任何留学经历,更是未受过任何国外名师的指导,仅靠独自钻研、研究完全从零开始之时,朝永振一郎忍不住称赞道:于敏真是中国的「国产土专家 1 号」。

1961年,苏联引爆了氢弹“沙皇炸弹”,威力是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的3846倍,震惊了整个世界,此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中国面临着北方强敌的严重威胁。

1961年冬日的一天,大雪纷飞。于敏被通知到钱三强办公室,钱三强直言不讳:“经院里研究决定请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你看怎么样?”

时年34岁的于敏,已在国内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耕耘了十载春秋,眼看要有所发现、有所建树的关键时刻。组织上却让他转行,突如其来的决定,令他始料不及。

钱三强拍了一下于敏肩膀,郑重地说:“咱们一定要赶在法国之前把氢弹研制出来!”脑子瞬间短路的于敏,很快回过神来,国家这是要把研制氢弹的重任交给自己!

原子弹和氢弹虽然名字听起来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原子弹的原理是核裂变,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出于大局考虑,他很快就理解并接受了这个调整。

可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研制氢弹,中国完全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

于敏和科研人员们只知道氢弹的释放当量比原子弹要大几十倍上百倍。至于怎么造氢弹?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就连彭桓武都说 :“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他没有老师!”

就是在这样极端的情况下,他从一张白纸开始,拿着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依靠自己的理论,举一反三的进行探索,终于,在1965年完成了氢弹的理论突破。

为了验证方案是否行得通,于敏带领几十名科研人员赶赴上海“百日会战”。上海有中国唯一运算5万次的计算机!然而,95%的时间要先保证原子弹设计的运算,于敏带着他的团队

就利用这5%的余下时间,甚至把算盘、计算尺这些原始工具都用上。于敏把自己埋在数以万计的演算纸、运算纸带里,从大量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数据中,逐渐理出头绪找到关键!

终于形成了一套从氢弹原理到构形的基本完整方案!

有了突破之后,于敏激动地给在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著名的“隐语”电话:

于: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

(发现有效氢弹构型!

邓:你们美美地的吃上了一顿野味?

(你确定?

于:不,现在还不能把他煮熟,要留作标本,我们有新奇的发现……

(基本确定,但是要进一步研究!)

邓: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仅用五年不到的时间,于敏从一个对氢弹完全不懂的“国产土专家1号”!硬是靠着独立自主、突破了核大国对氢弹理论技术的封锁

更用轰动世界的“于敏方案”,为中国研制氢弹,打开了一扇大门!

氢弹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核试验场远在大西北,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吃的是夹杂砂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飞沙走石

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零下30℃,道路冻得像搓板……生活的苦咬咬牙就能克服,可时时刻刻压在人心头的苦,却是最难以言说的!

在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压力、紧张充斥整个屋子,这时,只听到——“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忽然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出师表》背诵到底。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1967年6月17日,一架战机在新疆罗布泊上空投下了一个降落伞,氢弹试验正式开始,伴随着雷鸣般的响声,大漠上空同时升起两个太阳,蘑菇云随之拔地而起!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引爆了第一颗氢弹。

中国同时对外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美国和苏联以为是己方资料泄露,对内部进行了大排查,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中国人完全自主研究出来的!

但这个结论实在是过于惊人,因为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爆炸,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苏联用了六年零三个月,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六个月,一穷二白没有任何外界援助的中国,竟然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但后来他们慢慢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因为他们发现中国的氢弹构型和他们完全不同,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一种氢弹构型,那就是“泰勒·乌拉姆”(T-U)构型,而于敏以一己之力,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那就是——“于敏构型”。

当人们将这份光荣归功于于敏,称于敏为"氢弹之父"时,于敏拒绝了。他认为核武器的研制是大科学系统,需要的是多种学科和多方面的力量齐心合力才能取得成功。于敏幽默地说:"我只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而当年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何祚庥院士则认为,于敏是中国氢弹构造的主要发明者,他曾经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如果说研究氢弹的小组是一支11人的足球队,于敏就是教练和中锋。

氢弹研发成功后,于敏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因为他发现中国虽然拥有了核武器,但在实战性上还有很大的不足,如果要保证国家的安全,还得继续研发出更实用的中子弹和小型化的核武器。

1980年,他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兼核武器理论研究所所长,全面负责研究工作,在80年代,他带领的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了第二代核武器。

和所有参与"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一样,于敏在加入氢弹原理研究之后,必须隐姓埋名,不能告诉家人。从此之后,于敏这位"国产专家一号"再也没有公开发表过论文,不能像其他科学工作者一样著书立说,他的名字和所研究的事业成了国家的机密。这一雪藏就是30年,一直到1988年国家决定为于敏解密,妻子孙玉芹才知道丈夫这么多年来到底在做什么。这30年,孙玉芹根本不清楚他的工作,只知道他在上班,解密当天,孙玉芹感慨:"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那些年,于敏的身体状况是孙玉芹最为担忧的事情。她不知丈夫到底在做什么工作,但让他连生死都置之度外的理想,作为妻子,怎么可能不支持?

为了支持于敏,孙玉芹提前退休。每天她拉着小车去超市买菜,在邻居好友心中,她总是笑眯眯的,很秀气,也很精神。她用全部的精力保证于敏的事业,只想让于敏没有后顾之忧。

央视曾经采访过于敏,于敏提到他去亡故妻子的思念,孙玉芹因为心脏病先于敏而去,成为他的心头的一根刺。在于敏的记忆之中,孙玉芹是非常喜欢旅游的,但是为了照顾于敏的身体,她舍不得离开于敏,时间全部都花在于敏的身上。对妻子,于敏将所有的感情都凝聚在一句诗之中:"报答平生未展眉。"

"国产土专家"于敏,如果说一生之中还有什么遗憾的事情,除了没有好好陪伴妻子和家人,就是没有机会出国留学。当时国内顶尖的专家王淦昌、邓稼先和朱光亚等都曾经在国外留学,于敏却从来没有踏出国门。

其实在1962年于敏曾有出国的机会,丹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A·玻尔曾经访问北京,于敏担任他的翻译。两人曾经探讨过学术问题,玻尔赞叹于敏是一名"出类拔萃的人",亲自诚挚邀请他去哥本哈根,于敏拒绝了。

于敏晚年回忆说:"如果我生在现在,重新上大学,我当然会选择留学。"的确,"土专家"是对于敏"白手起家"的肯定,但在他看来,科学必须要有开放交流的态度,和足够广阔的视野。留学是科学交流的最好方式,但留学后必须回国给国家做点事儿,他说:"不要到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在于老去世后,有记者曾经拍下几张于敏家中的照片,于老睡觉的床铺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旧样式,用的也是当年的"国民床单"。床边有一副书法作品"国之干城",是于老对自己一生最好的总结。

END


往期精彩回顾




有趣的数学名词翻译
数学家庞加莱与面包的故事
麻省理工告诉我们男女配对的真相!


让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